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,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

讲清楚了,谁来担责?

有段子云——

如果一个人说的所有话都能避开某个侮辱性表述

那说明在他大脑里,已经拥有了涉及该侮辱性表述的全部词库

也就是说,能做到100%文明的人,大脑要容下100%的龌龊

比如,某个女性朋友讲了什么,常常一群男人哄堂大笑

女性朋友会莫名其妙的愣在那里

很可能是她触发了某个内涵表述,自己却不知,因为她不了解这个表述

话是不知所以的人说的,听懂评价的是深知所以的人,那你说到底谁的思想更“不纯洁”呢?

显然是后者

但在职场中,尤其是一些历史较长人事复杂的大型职场

随着时间的增长,“不能提及”的词句越来越多

人尽皆知的“常识”没啥好说的,怕就怕一些藏得很深的“避讳”

许多“小白”话一多,踩雷了还毫无知觉

但说出去的话像泼出去得水,解释权还在别人那里

哪怕不被问责,也会被口诛笔伐

长此以往,大家都学会了少说话,言多必失

毕竟,你说出来的东西,别人只要能解释出更多“含义”,那你就会立马处于危险境地

非要说话,那就说四平八稳的套话,含混不清的虚话,不切实际的空话,正确无用的废话

语言从工具慢慢变成了禁忌,也就丧失了功能,失去了魅力

想听到真话,难度也就大了

良好的表达环境,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塑造,不能简单粗暴的“一刀切”

当我们认为某个人说了“不合适”的话,还是应该多从动机评判,少作表面解读

不放过一个坏人,也尽量不冤枉一个好人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9.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,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,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,10万人同时观看;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
Top